小年的由来及传说故事

2024-01-25 13:56:07 来源:网络整理

分享到:

小年的由来是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,属于祭祀节日。先秦时期,祭灶位列“五祀”之一。秦汉时期,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;魏晋以后,灶神有了姓名;宋代祭灶较为隆重。现代民间供奉的灶神,是一对老夫妇并坐,或是一男两女并坐,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。一般贴在锅灶墙上。

 

小年的由来及传说故事

 

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。小年又称小年下、小年节。这天主要是送灶神上天言事,称送灶、辞灶、醉司命。灶神称东厨司命定福灶君,俗称灶君、灶王、灶王爷,主管人间饮食,是一家之主。

 

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
 

坊间流传:“官三民四船五”,意思是说,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,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。其实,小年不分“官小年”、“民小年”,只是在不同地方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。

 

清代以前,南北各地多数地方祭灶是定在腊月二十四这天。如晋周处所作的《风土记》记载:“腊月二十四日夜,祀灶,谓灶神翌日上天,白一岁事,故先一日祀之。”又如范成大的诗《祭灶祀》:“古传腊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”还有明代于谦的《腊月二十四夜口号》。清朝前期和中期,祭灶一直是腊月廿四。

 

北方地区在清朝中期以前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,如《清嘉录》记载:"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,是夜送灶。"从清朝中后期开始,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,为了“节省开支”,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,因此北方地区百姓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

 

小年的传说故事:

 

传说一:

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
 

传说二:

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,常向玉帝打小报告,称人间欲反。玉帝怒,命三尸神标记谋反人家,蜘蛛结网挂屋檐。王灵官除夕夜下界,斩标记人家。灶君发现阴谋,劝百姓于送灶后至除夕前打扫干净,避免被斩。玉帝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,将其永押牢中。百姓感激灶君,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,二十四扫尘成习俗。

 

传说三:

民间传说,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,一旦被告,大罪要减寿三百天,小罪要减寿一百天。在《太上感应篇》里,又有“司命随其轻重,夺其纪算”的记述。司命即指灶君,算为一百天,纪指十二年。在这里,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。所以在祭灶时,要打点一下灶君,求其高抬贵手。

 

传说四:

古代有一名叫张灶王的泥水匠,因其高超的垒灶技艺而远近闻名。他不仅擅长技艺,更善于调解邻里纠纷,备受尊敬。在他去世后,家中的混乱和纷争使得他的画师弟弟想出了用“显灵”的方式来震慑子女和侄媳,以恢复家中的安宁。这个故事随后传开,家家户户开始在灶台上贴灶王像,形成了祭灶的习俗。这种风俗后来被列入皇宫的祭典,流传下来。

 

传说五:

很久以前,大年与小年两位神仙对立。大年善良,撒下面粉给人们充饥;小年邪恶,将面粉变为雪籽,使人们受冻。小年化身为猛兽吃人,吃饱后睡360天,醒来再吃。人们求大年主持公道,最终两神同归于尽。人们将大年挂在树上,每360天为其烧香,并仿照小年的空壳制作灯笼驱邪。

 

传说六:

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源于一个凄凉的民间传说。一对老夫妇让儿子去挖煤,久去不归。老汉遇到光脚片的人,得知他要收回一百名矿工。老汉乞求他留下儿子,光脚片答应了。老汉装病,儿子得以幸免。后来,老汉忍不住告诉了灶君,玉帝惩罚了光脚片,收走了老汉的儿子。人们祭灶君,希望他不要搬弄是非。这个习俗逐渐流传下来。

相关文章
免责声明:文章与图片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。 客服微信:zwhlwkf